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:明博体育仰卧起坐 > 新闻动态 > 有梦去追 | 助力小小少年的“修理工”职业愿望
有梦去追 | 助力小小少年的“修理工”职业愿望

发布日期:2025-08-05 16:46    点击次数:181


邻居家10岁的小阳迷上了芭蕾舞,常在家踮着脚练习。母亲发现后直接关掉舞蹈视频:“跳这个能有什么出息?下周奥数班开课!” 她扔掉小阳攒钱订的舞鞋,塞给她一叠习题册。后来小阳考上了重点初中,却总低着头走路,再也没跳过舞。

邻居家小孩阿哲用压岁钱买了二手汽车模型,每天在车库研究零件。父亲发现后抡起锤子砸烂模型:“我修了一辈子车,你还想走我的老路?” 金属碎片扎进阿哲手心,他默默擦掉血,把工具箱扔进了河里。当晚,父亲在家族群晒出重点中学录取通知书,配文:“儿子将来坐办公室的!”

“修车又脏又累”“当画家会饿死”——这些话像冰水浇在火苗上。孩子从兴奋到沉默,往往只需父母几次否定。

撕毁画册、丢掉工具、退掉兴趣班... 这些举动比言语更锋利,直接告诉孩子:“你的热爱是垃圾”。

“爸妈辛苦供你读书,你就想干这个?” 这句话让无数孩子放弃梦想,背着愧疚走向父母指定的路。

现在

我儿子7岁了,突然说他长大以后要当修理工。汲取邻居们的育儿教训,我认为要充分尊重孩子当修理工的想法,同时应该好好引导一下。

解开自己的担忧心结

社会上部分人对修理工职业存在偏见,认为工作环境差、待遇低、社会地位不高,父母们都不希望孩子从事这个职业,很多家长是不得已才把孩子送去工厂。孩子在成长过程中,可能受这些观念影响,对自己的愿望产生动摇,而且要成为专业修理工需经过系统培训学习,费时耗力。

7岁孩子正处于对世界充满好奇、探索欲旺盛的阶段,所有的诸如拆解、组装玩具,修理家里小物件等行动,能极大的帮助他认识世界,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,更会帮助他度过很多无聊的时光。7岁是孩子手部精细动作和动手能力快速发展阶段,这个时期鼓励他参与修理相关活动,如简单木工、电器小故障排查等,能有效锻炼其动手能力。

在孩子小的时候,总会希望我们陪着他一起玩,他们喜欢用稚嫩的小手去触摸感受世界,在我看来动手做一些东西真的很开心和解压。

给梦想“小火箭”的助推

当7岁的男孩坚定地说出“我要当修理工”时,这份童真的志向如同一颗种子,蕴藏着无限可能。

作为家长,我们该如何浇灌它,让它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?哪怕未来孩子职业发展的方向有所改变,这段探索的时光也能成为他成长的养分。

01 点燃兴趣:让修理变得有趣且触手可及

孩子的兴趣往往源于好奇与成就感。7岁的孩子正处于动手探索的黄金期,我们可以从日常小事入手,让“修理”变成一场充满乐趣的游戏。

1.从玩具开始“修理冒险”

把坏掉的玩具车、积木或简单家电(如手电筒)交给他,提供螺丝刀、胶带等安全工具,陪他一起拆解、观察结构,尝试修复。过程中,用“侦探式提问”引导思考:

“齿轮卡住了?”

“电池没电了?”

“我们怎么找到问题呢?”

2.打造专属“修理工具箱”

为他准备一套适合儿童使用的迷你工具(安全又有趣),贴上标签分类,让他感受到“专业感”。每当完成一个小修理,记录在“成就本”上,用贴纸或勋章奖励,积累自信。

现在市面上也有很多适合孩子使用的修理工具,可以对比挑选一款安全又有趣的,小朋友一定很喜欢。每当家里出现小物品需要维修时,他就提着自己的修理工具专注修理,想想都很美好!

3.用绘本与纪录片拓宽视野

挑选关于工程师、修理工的绘本或纪录片,让他看到修理不仅是“修东西”,更是解决问题、创造价值的职业。动画中的机械世界、真实的维修场景,都能激发更多想象。

02 分阶段培养:从简单到复杂

修理技能需要逐步积累,我们可以分阶段支持孩子,先从基础培养开始,随着孩子年龄增长逐渐加深技能。

1.基础观察与模仿(7-9岁)

目标:理解基本机械原理,掌握安全操作。

行动:带孩子参观汽车修理厂、家电维修店,观察真实工作场景;在家模拟“故障排查游戏”(如故意让自行车链条脱落,引导他观察和修复),当然要确保安全,家长需要监督。

2.动手实践与协作(10-12岁)

目标:学会使用常用工具,尝试简单维修。

行动:报名参加青少年木工课、机器人组装营;与朋友或家人合作完成家庭小项目(如更换灯泡、修补家具)。

现在很多学校也鼓励孩子多动手,可以多参与,也可以和同学们团队合作,交流心得。

3.专业探索与规划(13岁+)

目标:接触更复杂的技术领域,可以引导孩子了解修理工的不同领域,比如汽车、家电、机械等,帮助他明确兴趣方向。

行动:根据他的兴趣(汽车、电子、机械等)安排职业体验日;引入基础电路知识、3D打印等现代修理技术,甚至尝试制作简易发明。

如今孩子们的创造力是很强大的,新闻报道有一些小朋友发明各种新奇的物品,特别有趣,我们可以带着孩子尝试一下。

03 家庭融合:让修理成为共同的生活方式

我们家长的参与是孩子坚持梦想的关键动力,平时多陪孩子一起修理小物件,交流心得,鼓励多尝试。

1.家庭修理日

每周设定一天,全家一起修理旧物、改造物品,把修理变成温馨的亲子时光。

平时家里有一些小东西坏了,可以留起来陪孩子一起修理,慢慢练习,增加孩子的成就感。

2.对话与记录

定期与孩子聊聊他的修理心得,用视频或日记记录成长轨迹,未来这些将成为珍贵的回忆。

3.以身作则传递热爱

展示家长自己修理或解决问题的过程,让孩子看到成年人如何持续学习和探索。

04 心理护航:培养坚韧的“修理精神”

修理工作常伴随挫折,教会孩子面对失败比技能本身更重要。特别是孩子从失败那种受挫的情绪中,慢慢调节到越挫越勇,内心也会变得更加强大,以后面对其他挫折,也就不再那么害怕,心态也会更好。

“失败是线索,不是终点”:当他修理失败时,用“我们发现了什么新问题?”“有没有其他办法?”替代责备,引导他分析原因,重新尝试。通过这个过程,呵护他的好奇心,锻炼他的抗挫折能力,培养他解决问题的思维。

支持多元尝试:不限制他的兴趣变化,但引导他“每次尝试都算数”——哪怕未来转向其他职业,修理经历培养的耐心、问题解决能力、动手能力都将成为宝贵财富。

或许他未来成为工程师、发明家,或是将修理精神融入其他领域。但此刻,最重要的是让他在追逐梦想的路上,收获一段充满探索与喜悦的童年。

侧记

“驱车行驶在拥有斜柱的大桥上,美轮美奂的晚霞印在司机的脸上,显得格外精神”,司机笑了笑,心里感慨着“还好按着自己的意愿开车去往目的地,要不然就错过了如此美妙的风景。”

在人生的旅途中,我们或许会因选择而迷茫,也可能因错误而彷徨,但正是这些自主的选择,构成了我们独一无二的人生风景。就像这位司机,行驶在斜柱大桥上,晚霞映照,内心充实而坚定。选择自己想要的路,哪怕前方未知,哪怕偶尔跌倒,也能在这条路上看见属于自己的美妙晚霞。只要心怀自我驱动力,勇敢迈出每一步,人生便会如那巧克力盒,打开时总有惊喜在等待。



Powered by 明博体育仰卧起坐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